點子科技有限公司


點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概況
■ 設立日期: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 營業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 583 巷 21 號 5F-5


 

公司沿革
一) 點子公司成立初期的主要產品有二:
1. CPU Cooler 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2. OEM PC、PC 系統 (自有品牌) 及相關週邊設備
二) 點子科技為因應 3D / 虛擬實境 (V.R., Virtual Reality) / 相關產品業務的快速成長及市場發展潛能,自 83 年 6 月起除了積極爭取世界著名廠商在台灣的行銷代理權亦全力投入系統整合及專案開發的業務。
三) 為爭取在亞洲 3D/VR 系統整合的主導性地位,點子首先在 1995 年 7 月取得 Sense8 公司系列產品的在台代理授權,並在此一基礎上,拓展與世界各主要 3D/VR 軟、硬體產品供應商間的合作關係,除了陸續與世界著名的動作擷取系統軟、硬體廠商,如 Kaydara、Ascension、NDI、X-IST 等簽約合作,也順利獲得在美國軍用訓練模擬系統領域上頗負盛名的 CG2 公司的代理授權,當時具有代理/經銷關係的國外原廠高達 40 家以上。
四) 為因應網際網路應用技術快速的發展,於八十六年十一月成立國內第一所電子商務/CALS (資料電子化、標準化並結合網際網路及資料庫,使得所有資訊得以交換共享) 推廣中心,藉以推廣 SGML/XML (網路上文件資料的交換標準,XML 業已在 1998 年 12 月經美國 W3C 公告並訂定為最新的網路上文件資料的交換標準),同時也成立了電子商務應用發展部來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整合。
五) 在八十七年四月的 VR 成果發表暨技術研討會上,點子發表了兩項架構在 INTERNET 上的 VR 應用技術,一項為混合式虛擬實境 (Hybird V.R.),另一項則是 Client-Server 架構的網路分散式互動模擬 (DIS, 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n)。這兩項技術的發表,對於 V.R. 結合 INTERNET 的多元化應用做了最佳的註解,其中 Hybrid V.R. 的發展工具,不僅 Microsoft 仍在研究發展中 (Lumigraph),全球亦無任何單一工具可實現 Hybrid V.R.的理想,因此 Hybrid V.R. 的提出,頗受當時學術界的好評與肯定。
六) 1999 年成立 Motion Capture Studio,正式踏入 Game 及 3D 動畫特效創作的領域。
七) 千禧年一月正式推出一套架構在 INTERNET 上結合文件 / 影像電子化、標準化、網路化及全球化 (WISE, Worldwide、Internet、Standard、Electronic) 的完整解決方案。
八) 2001 年 9 月成立 Game 發展推動小組以從事 Archade, Console 及 On-line Game 的研發與製作,同時為掌握市場時效及提供完整的產品線 ,乃與世界著名的互動式遊戲機供應商 -- Cybermind 合作並代理銷售該公司旗下的互動式遊戲機。
九) 2002 年 7 月於北京設立分公司,除了拓展既有 3D / VR 相關產品的系統整合業務,亦成立了「技術研發小組」,進行「3D / VR 核心技術」的研發。
十) 2003 年獲得美國 Sense 8 公司的授權,為其開發 WTK 專用的 「特效函式庫」,功能包含:日、夜、晨、昏、晴、雨、霧、雷、雪等  "時間" 與 "氣候" 特效。
十一) 2004 年開始建構「人體動作資料庫」,動作資料係由西基、大宇等多家知名的動畫及 Game 開發公司專業人員針對 Keyframe 較難達成或動作不夠流暢的特定人體動作為腳本所製作。
十二) 2006 年 6 月引進韓國當紅的「Real-Time 3D Content Streaming System」又稱為「3D 串流視訊播放平台」 ,針對 "動畫"、"音樂"、"虛擬場景 (虛擬棚)" 及人體動作資料等創作成果,透過網路或手機做即時的播放與操控。
十三) 2006 年 8 月:推廣「3D 互動式數位內容製作發展之即時預覽暨編修教育訓練學程」並推出「2006 Quick Motion」 -- 人體動作資料庫以改善動畫及遊戲品質並提高生產力 (Productivity) 進而提昇 "就業競爭力" 及 "市場競爭力"。
十四) 2006 年 10 月:在台灣地區開始啟動「2006 動起來 ! 動畫角色及動作資料徵選活動」並開放「創意動畫論壇」,提供愛好動畫人士專屬的「作品展示」與「技術交流」平台 ,期能發掘並結合產、官、學、研各界所蘊藏的無限創意與動畫製作能量,再融入 "地方文物特色" 後, 作為 "優質數位內容" 創作的基礎,使得「Quick Motion」動作資料庫不斷的充實與活化 ,唯有如此、產品才具有國際競爭力。
十五) 2006 年 11 月:因應 M 型社會所形成的 M 型市場,開始推動「個性化」、「精緻化」及「客製化」等「三化」的行銷模式,期能開創「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與市場。
十六) 2006 年 12 月:為落實「三化」行銷模式及配合政府推行「數位內容」與「數位典藏」政策,開始宣導創設「3D 快速掃描暨輸出中心」的必要性暨其相關的應用發展與市場商機。
十七) 2007 年 5 月:鑑於 AR (Augmented Reality,擴增式虛擬實境) 應用技術日趨成熟,為掌握市場先機及開創海外市場,開始導入 AR 發展平台;初期以「電子書」、「電子商務」及「產品行銷」的應用與發展為推廣主軸;為確保中、長期的市場競爭力與領導地位 ,刻正積極地與國內一流大學相關系所進行產學或建教合作,期能開發並擁有自己的 AR 核心技術。
十八) 2009 年 2 月: 導入「前製預覽」視覺化技術,利用 3D 電腦動畫預先製作一些粗略版本的電影片段,這些片段通常包含了複雜的視覺特效,使得影片的導演及製作人能在影片進入昂貴且耗時的後製工作前,事先預覽並評估影片的內容及效果是否符合既定目標。
十九) 2009 年 9 月:自從微軟在 E3 2009 上示範 Project Natal 的產品概念後,混合實境 (MR,Mixed Reality) 的技術與應用發展逐漸取代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而成為市場主流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兩者間的差異與分際日益模糊,未來或將融合並產生新的定義與「代名詞」。因此、 MR 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整合已是「點子科技」今後的重點工作。
二十) 在兩岸及越南帶動 AR 技術應用之風氣並推廣以混合實境 (MR) 寓教於樂來協助「人本智慧生活」 的推展、再創藝術價值及掌握市場商機 (2009)
二十一) 2009 年 10 月:與「崑山科技大學」合作設立了全球第一家服務項目最完備的「3D 掃描暨輸出中心」,以掌握 3D Scanner 被廣泛應用在電影特效、3D 動畫及 Game 等  "數位內容" 上所蘊藏的龐大商機並開拓衍生性相關商品,例如:「3D 水晶鐳射內雕」,「公仔」及「3D 立體照片」等應用在「禮品」及「紀念品」市場上勢不可擋的流行風潮。
二十二) 2010 年 1 月:推出全球第一套中文版的擴增實境編輯暨播放軟體 – MagicVision 有效解決對 AR 研究及應用有興趣的使用者長久以來深感困擾的問題,例如:一) 功能完整的擴增實境發展軟體價格高昂 二) 使用者需熟諳數種程式語言 三) 應用成果的推廣須另支付額外的使用權利金 (Royalty and/or Distribution License)。
二十三) 2010 年 11 月:受邀前往越南 (Nov. 08~14) 協助越南「教育訓練部」的資訊工藝 局建構數位學習平台 (網址: http://www.pcexpert.com.tw/VN2011_for%20Demo/VN_Demo_2.html ) 本平台係利用 Image-Based VR 的技術 (工具) 並融入部份 Mixed Reality (包含 VR 與 AR) 的概念,針對胡志明市著名的地標、景點暨古蹟文物等標的作全景 (Panorama Imagery) 拍攝。 除了能在手機 (Andriod 或 iPhone & iPad) 上執行與播放,亦支援雲、 雨、煙火及光源變化等即時視效。 數位學習平台不僅能能整合所有 2D (文字、圖表、 照片及影片) 與 3D 的數位內容,亦能連結 Google Map (或 Google Earth) 即時資訊及 VR 軟體,例如: Unity、Vizard、Quest3D、Shiva3D、EON Reality & Virtools 等做 即時的互動與應用;除此之外、系統也能跟 AR 軟體及動作感應裝置 (例如 Kinect 或 Xtion Pro) 作整合。
二十四) 配合「數位內容學院-共用設施服務中心」的政策推廣 (經濟部委託計畫),藉由產、學、研三方合作,讓現有資源 (設備或技術) 做最佳整合,並結合有志一同的學校與業界先進們於 2011 設立「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中心」並委由點子科技負責中心的統整規劃、經營管理 (包含加盟管理)、教育訓練、技術支援及「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服務」的行銷推廣。(詳細介紹與網址:
http://www.pcexpert.com.tw/3dspc_center/3dspc_center.htm)
中心設立的宗旨與目標在於提昇數位內容、數位典藏、娛樂與文創產業暨相關加值服務的市場競爭力並以 3D 掃描 (速模) 搭配「三維資料最佳化」技術暨 3D 輸出 (含 3D Printing) 有效縮短創作暨開發時程,激發原創發想、擴大市場需求;整合大學院校現有之設備與學術資源、培訓更多專技人才為發展目標;期能服務與協助更多個人、小型工作室、微型暨中、小企業,促進全台創作潛能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
二十五) 2011 年 2 月:推出網路版 Markerless (Texture-Based) Tracking 的多功能電子 卡片發佈系統,主要用途包括:電子名片、賀卡、型錄、電子書…等)。有效提昇在 AR 應用市場的競爭力。
二十六) 2011 年 9 月:推出「3D 即時互動式數位內容開發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 (Turn-Key Solution),系統包含有四種功能模組,分別為:
1. 3D 立體互動式數位內容資料庫
2. 3D 立體互動式數位內容開發模組
  ‐ 可進行客製化數位內容的開發來彌補上述數位內容資料庫的不足
3. 智慧型聲控暨體感互動感應裝置
  ‐ 以手勢取代滑鼠進行非接觸式的體感互動
  ‐ 不需額外的體感設備只需 Webcam 及麥克風即可支援頭控與中英文聲控。 本模組支援 Intel RealSense camera 及 Leap Motion Controller,使用者只要連接前述設備後即可進行手勢控制 (Gesture Recognition)
4. 3D 立體裸視螢幕或筆電

二十七) 2012 年 10 月承接「歐得葆」的 SIIR 軟體委外開發案,以 AR 技術開發完成市 場上第一套具有自動校正與精密量測的「線上虛擬設計中心 (支援 PC 網路版暨行動裝 置版 (Android + iOS)」。成果備受產官學研各界暨電子媒體的肯定。
「線上虛擬設計中心」網路版 (含自動校正與精密量測):http://youtu.be/XNLVZQ9aMvI
          網路版_精密量測:https://youtu.be/d78Ks03giSg
          行動裝置版的 Demo 影片:http://youtu.be/LuPsfwNQeyk
二十八) 2012 年 5 月推出「混合實境人機互動開發平台,內含體感、音控、Multi-Touch、Mouse Emulator、Game 及 AR 等多種不同組合的開發模組」讓客戶針對所需以庶民的價格選購合適的「人機互動開發模組」。 物美價廉、不需撰寫程式,易學易用且友善的人機介面、流暢與精準的操控 (區段模糊空間演算),支援所有市售軟體,例如:Microsoft Office、VR 開發工具(如 Unity, ShiVa 3D, Vizard, Q3D, Virtools, EON Reality… etc.)、CAD/CAM 軟體及所有網頁瀏覽器(如 IE, Chrome, Firefox..etc.)等則是「人機互動開發模組」的最大特色與優勢。 搭配 Microsoft Kinect Sensor 所開發出的 Mouse Emulator (內含體感、音控、Multi-Touch、Game 模組) 大受歡迎且與全球體感技術頗富盛名的 Evoluce 締結為策略合作伙伴,雙方同意技術交流並推廣體感與觸控技術的市場與應用。
二十九) 2012 年 11 月完成混合實境 (MR)「在地服務」雲端平台 (Location-Based Service Cloud via MR) - 任你行 (專利證號:M470975號) 的開發,任你行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結合語音命令 (辨識)、 GPS 、陀螺儀、指南針 (羅盤) 、TTS (Text to Speech) 與混合實境 (MR) 等技術並支援中英文操作介面,透過行動裝置 (ex.手機或平板電腦) 操作使用的 「在地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又稱定位服務」 雲端平台。 有了任你行,即使身處地球上任何一處陌生的環境或角落,都能讓你輕鬆自在地直達您想前往的熱點 (POI, Point of Interest),絕不會讓您浪費一分一秒的寶貴時間。
三十) 2013 年 1 月推出 「U-AR」 APP,U-AR 的 U 是 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意思, 本產品係結合擴增實境、空間量測與混合實境 (MR) 「在地服務」雲端平台等技術所開發出的應用程式。 這套程式能讓使用者 (消費者) 在自家、辦公室甚至戶外利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即時完成實際場景的辨識或進行 3D 物件的辨識,只要透過行動裝置內建的攝影機,即可對任何場景或任何物件製作成辨識標的,並聯結至相對應的數位內容,以利教學、導覽解說或結合雲端伺服器進行線上遊戲的開發。
三十一)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發明專利證號:I531914」的緣起
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與工作及生活習習相關的科技產品,小從手機、平板電腦、桌機,大到汽車、捷運、高鐵,線上購物與宅配、導航與在地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 及全智能自動生產機制等均由多項技術整合而成,跨領域科技的時代早已到來。相對的,傳統的客服模式與現有的運作機制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所需,民眾 (客戶) 需要的是:無所不在的服務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亦即超越時空限制、無論身在何處,任何時刻均可立即獲得所需要的服務;同理、教育單位與學生所需要的則是:無所不在的學習與訓練 (U-Learning & Training);基於這樣的需求、經營理念與服務精神,我們利用「混合實境」的技術開發了「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以 AR 服務平台 及 UAR API/APP 為技術核心)」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詳細的產品資訊:http://www.pcexpert.com.tw/MR_Cloud/MRCloud_1.0_10242018.pdf),讓使用者 (民眾) 不需程式撰寫、網頁製作能力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圖檔 (例如:Photoshop) 編輯能力與經驗,在短短的數分鐘內即能自行完成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APP 的打包與無限量發佈,讓理想或夢想成真。

上述所提及的電子發佈包含電子書、報、雜誌、電子卡片(例如:邀請函、生日卡、賀卡、請柬、謝卡) 及電子型錄。 電子型錄不僅能完整地呈現商品特色,更能藉由影音、3D 視效暨互動介面的優勢讓讀者 (或電子發佈的收件者) 親身體驗發佈者或製造/供應 商想要傳遞何種訊息給讀者 (或收件者)。 虛實商城的購物與導覽系統可隨時新增 AR 辨識功能至促銷海報、DM 等傳統文宣上,再以行動裝置掃描辨識傳統文宣上的特定商品,即可直接顯示商品說明與訂購的頁面;不僅能保留閱讀 傳統刊物的樂趣,亦可省去上網搜尋的時間,即時瀏覽有興趣的商品並立即完成下單與付款作業。 電子型錄不僅能降低傳統型錄的紙張耗費亦能兼顧節能減碳的環保目標。

我們的 AR Cloud (AR 服務平台) 能透過雲端自動進行程式打包 (不需人工依個案撰寫程式) 並提供人機的即時互動功能,是目前市面上功能最齊全且唯一支援中英文操作的 AR 雲端平台。使用者可自行置換 AR 辨識標籤或真實世界中的物件或環境暨其對應的數位內容。 當使用者啟動行動裝置端的 APP 時,系統會自動偵測、比對並下載最新的數位內容,包含:圖片、影片、去背影片、網路連結 (URL) 及 3D 模型。 此一方式不僅能有效減少 APP 重新打包的次數、時間與成本同時也能免除向 App Store 申請異動的麻煩。 本平台亦可讓使用者自定操控介面與顯示方式並依使用者需求隨時進行線上管理、更新及維護。

AR Cloud 及 UAR 的介紹影片惠請至下列 Web Links 參閱:
AR Cloud介紹影片:https://youtu.be/C6KfwsvA89E (for Android)
                   https://youtu.be/ycsPWZYShyk (for iOS)
UAR 介紹影片:https://youtu.be/RF2DnqZYSbU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APP 的技術與應用在推出後,市場反應不但熱烈且備受歡迎, 我們錄製了一段 "AR 服務平台的操作簡介" + "電子賀卡 APP 發佈的實作示範" 暨 "整合 GPS + 環場影像" 等內容的影片,或許有助於您瞭解 AR 服務平台與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APP 相關的技術與應用:
https://youtu.be/RcwASPnC138
三十二) 2015 年 9 月推出聲控塗鴉卡,聲控塗鴨卡與一般市售塗鴨卡最大的差異及優勢在於:
1.在掃描辨識「 塗鴨卡」時, 系統會自動存放「原始塗鴨卡」及其對應的數位內容至「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 塗鴨卡繪製者可隨時透過 MR Cloud 1.0 跟親友分享當時美好的回憶 (原始塗鴨卡及其對應的數位內容) 而且不需再擔心塗鴨卡可能遺失或毀損的困擾。
2.MR Cloud 1.0 獨有的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 特色,能讓所有會員 (或使用者) 由小到大即時地珍藏自己最喜歡與溫馨的數位內容 (美好的回憶),即使行動裝置換新或毀損,存放在 MR Cloud 1.0 上的資料也不會受影響,是落實數位典藏與 U-Learning (無所不在的學習) 最好的方式之一。
三十三) 2015 年 11 月推出個人 (客製化) 版的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平台,讓一般民眾不需程式撰寫、網頁製作能力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圖檔 (例如:Photoshop) 編輯能力與經驗,即能在短短的數分鐘內自行完成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APP 的打包與無限量發佈,期能有效擴大 AR 的市場需求。
三十四) 2015 年 12 月推出 U-AR 專案分享的專屬 Player,自此使用者可隨時經由「MR 服務平台 (MR Cloud 1.0)」上傳專案跟他人分享而不需再向 Apple Store 及 Android Play 商店申請 APP 的審核暨上架;使用者亦可依需求隨時進行專案的 新增/編輯/開啟/刪除並透過「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跟他人分享新的或修正後的專案成果。
三十五) 在「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中心」既有的基礎上,拓展「三維資料最佳化」認證中心的設置並開辦「基礎」與「進階」兩種認證暨認證課程藉以推廣「三維資料最佳化暨列印」的國際認證,期能達成「亞太三維資料最佳化暨列印」認證中心的目標 (2015~2016)
三十六)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2.0)」的緣起
自 2020 起,我們把「空間定位暨物件即時辨識追蹤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AIWebGL 3D 圖形即時運算與彩繪及 WebRTC 等相關技術跟我們的「MR Cloud 1.0,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It's similar to Qualcomm Vuforia and we have got invention patent for 20 years)」進行整合以提供精準的空間定位及導航暨物件的即時辨識與追蹤再透過雲端整合與工程運算 (Cloud Computing) 來提供即時且無所不在的資訊服務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 暨「無所不在的學習與訓練 (U-Learning & Training);友善且直覺式的全智能互動體驗與操作介面 (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所見即所得的操控設計),讓使用者不需程式撰寫、網頁製作能力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圖檔 (例如:Photoshop) 編輯能力與經驗,在短短的數分鐘內即能經由 MR Cloud 自行完成 AR/MR APP 的自動封包及無限量發佈,也能讓使用者自任務編輯 (指派) 至操作者端的體驗,僅需數分鐘即可完成讓 U-Service 暨無所不在的學習與訓練 (U-Learning & Training) 等目標獲得實現。

MR Cloud 2.0」可依需求整合 IOT、Big Data、Google Map、GPS、環場影像 (Panorama)、360° 全景影片、陀螺儀、指南針 (羅盤) 、TTS (Text to Speech,Voice Command、Eye Tracking 、Gesture Recognition 等技術暨電商平台 (購物網站)、客戶現有的軟體 (ex. 文典查詢系統、圖書館書籍管理系統、VR/AR互動體驗系統、混合實境 (MR) 塗鴉互動體驗系統、ERP 或 PDM)、數位內容資料庫、MIS (資訊管理系統)、Microsoft Azure Cloud、Google Cloud、Amazon Web Services、官方雲端平台 (例如:教育雲) 甚或符合生產力 4.0 的自動化生產暨管控系統等資源來提供「無所不在的學習與訓練 (U-Learning & Training, Demo AVI for U-Medical Training:https://youtu.be/y5uOxWNzTbk)」, 「視覺化空間定位暨物件即時追蹤 (V-SLAM), Demo AVI :https://youtu.be/0RW5EdZrrvQ」、「MR 購物與導覽 (MR Shopping & Tour) Demo AVI :https://youtu.be/ZtMJ-3pNndA」、「電子發佈 (e-Publishing), 電子名片 Demo AVI:https://youtu.be/-sm-tc6zbCU」及 「混合實境遊戲開發 (MR Game Platform) , Demo AVI:https://youtu.be/A_7_sVLV8YQ」及「元宇宙創建 (Metaverse Platform), 產品資訊:Demo AVI:http://www.pcexpert.com.tw/Metaverse/Metaverse_Platform_07042022.pdf」等 6 項雲端整合與工程運算服務 ,如此一來、只要有網路連通的地方,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讓使用者存取與管理所需的資訊,落實「無所不在的服務 (U-Service)」暨無所不在的學習與訓練 (U-Learning & Training) 等目標。

「MR Cloud 2.0」 的產品資訊歡迎撥冗至下列網址下載參閱:
http://www.pcexpert.com.tw/MR_Cloud/MRCloud_2_07042022.pdf

BACK


 

目標
持續 MR 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以確保技術與市場領先的地位並利用「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的技術優勢 (MR Cloud 的詳細介紹與網址:
http://www.pcexpert.com.tw/MR_Cloud/MRCloud_2_07042022.pdf) 整合 IOT (物聯網) 、Big Data、客戶現有的軟體 (ex.ERP 或 PDM)、數位內容資料庫、MIS (資訊管理系統)、官方雲端平台 (例如:教育雲) 甚或符合生產力 4.0 的自動化生產暨管控系統等資源,藉以落實「無所不在的服務 (U-Service)」及無所不在的學習 (U-Learning) 等目標並成為「亞太 U-Service & U-Learning 技研中心」。 業務的推動則藉由現有的行銷方式(直銷或專案製作、委託經銷、使用授權及共享經濟)再結合主要的 ISP (含寬頻、 Cable Modem 及固網) 業者來共同建立 ASP (Application Solution Provider) 的生意模式 (Business Model),以協助並促進更多個人、小型工作室、微型暨中、小企業的創作潛能進而提昇產業與國家整體競爭力。
未來也會將營運重心由技術開發逐漸導入技術服務以促進公司轉型升級並達到企業的永續經營及資本大眾化 (上市、櫃) 的目標。

BACK


 

研發成果/重大績效

一、研發成果 (能力)
一) 獲得專利及獎項
頒發日期 頒發國家 (單位) 內容說明
2016/5/01 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 (發明專利證號:I531914) 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與工作及生活習習相關的科技產品,小從手機、平板電腦,大到汽車、捷運、高鐵,線上購物與宅配、導航與在地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 及全智能自動生產機制等均由多項技術整合而成,跨領域科技的時代早已來臨;相對的,傳統資訊的存取、客服模式與現有的行銷機制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所需,消費者需要的是: 無所不在的服務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亦即超越時空限制、無論身在何處,任何時刻均可立即獲得所需要的服務;為了落實這樣的需求與目標,我們利用「混合實境」的技術開發了「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以 AR 服務平台及 UAR API/APP 為技術核心」) 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MR Cloud 1.0」可依需求,整合客戶現有的軟體 (ex. ERP 或 PDM) 或數位內容資料庫、MIS (資訊管理系統) 甚至符合生產力 4.0 的自動化生產暨管控系統,藉以落實「無所不在的服務」及無所不在的學習 (U-Learning) 等目標。
MR Cloud 1.0 是目前市場上功能最齊全且最具擴充性的 AR 技術暨雲端平台的完整解決方案,與歐美著名的 AR 服務平台 (ex. Qualcomm Vuforia) 相較,不僅毫不遜色,甚至優於現有的所有對手。 MR Cloud 1.0 產品資訊:
http://www.pcexpert.com.tw/MR_Cloud/MRCloud_1.0_10242018.pdf

2014/1/21 中華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行動裝置查詢系統 -任你行 (專利證號:第 M470975 號)」: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結合語音命令(辨識)、GPS 、陀螺儀、指南針 (羅盤) 、TTS (Text to Speech) 與混合實境 (MR) 等技術並支援中英文操作介面,透過手機或行動裝置 (ex. iPad) 操作使用的「在地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又稱定位服務」雲端平台。 本系統主要是透過行動裝置與時空資料雲端平台提供使用者 LBS (Location-Based Service) 服務並搜尋親友所在位置,即時追蹤移動物件 (例如:人或車輛) 並計算出物件彼此間相對應的地理位置之地理資訊查詢系統。
有了任你行,即使身處地球上任何一處陌生的環境或角落,都能讓你輕鬆自在地直達您想前往的熱點 (POI, Point of Interest),絕不會讓您浪費一分一秒的寶貴時間。
Demo 影片:https://youtu.be/p5d7ujB2Ido

105/12/19 臺北市政府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的產品開發計畫榮獲臺北市政府全額經費補助且不需修正期中與結案總結報告。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二) 主要研發成果
 
  1. 人臉快速建模暨角色扮演創建系統 (ScanMe) (2016 ~2017)
    本系統能讓使用者在短短的 1 分鐘內快速擷取自己的臉部特徵並依自己喜好的人物造型進行角色扮演 (Cosplay),角色扮演提供下列選項:
     1) 人物造型
     2) 性別選擇
     3) 髮型與顏色
    不同的人物造型,系統會自動提供對應的背景圖,使用者也能選用自己喜愛的圖片或照片當作背景圖,並把 “3D 人物造型 + 對應 (或喜愛) 的 2D 背景圖” 儲存為 2D 圖檔跟親友分享,或對個人化的 3D 人物造型 (3D 模型) 進行 3D 公仔列印或即時置換遊戲中的虛擬角色 (即時互動式的數位內容) 讓玩家在遊戲中操控「自己」去打怪或戰鬥。
    Demo 影片:https://youtu.be/DKGD3wQcygo
  2.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的產品開發計畫,榮獲臺北市政府評比第一名及全額經費補助 (Dec19,2016)
    我們的 MGS 互動體驗系統與一般市售塗鴨系統相較,最大的差異與優勢在於:
    - 在掃描辨識 「塗鴨卡」 時, 系統會自動存放 「原始塗鴨卡」 及其對應的數位內容至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 塗鴨卡繪製者可隨時透過 MR Cloud 1.0 跟親友分享當時美好的回憶 (原始塗鴨卡及其對應的數位內容) 而且不需再擔心塗鴨卡可能遺失或毀損的困擾。
    - MR Cloud 1.0 獨有的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 特色,能讓所有會員 (或使用者) 由小到大即時地珍藏自己最喜歡與溫馨的數位內容 (美好的回憶),即使行動裝置換新或毀損,存放在 MR Cloud 1.0 上的資料也不會受影響,是落實數位典藏與 U-Learning (無所不在的學習) 最好的方式之一。
    - 本系統是全球第一套支援聲控與多人即時互動並透過雲端即時存取、管理與服務的塗鴉體驗系統。有別於歐美流行的單機塗鴉應用及日本的 2D 多人塗鴉體驗 (前者缺乏多人同時塗鴉與互動體驗,後者雖可多人塗鴉卻僅支援 2D 成像卻無人機即時互動的功能),本系統不僅支援國語、台語 (閩南語)、英語等多國語言的聲控功能,即使是地方的方言亦可經由聲控 APP 內建的客製化學習功能輕易上手與操控。
    - 提供 AR (現場互動體驗) 與 VR (非現場體驗) 兩種體驗模式,民眾除了能至活動現場透過 AR 模式親自體驗人機即時互動的樂趣外,亦可透過 VR 模式居家體驗 MGS;利用 MGS 的 APP 以行動裝置 (手機或平板電腦) 掃描自行塗鴉的 2D 圖卡,即可在行動裝置的螢幕上看到 2D 的圖卡已被轉換成 3D 立體成像,而且手繪圖卡的電子檔也會自動儲存在行動裝置 (手機或平板電腦) 內,有朝一日民眾親臨體驗區時,即可直接傳送手繪圖卡的電子檔至塗鴉系統的控制主機內並轉換成 3D 立體成像後,顯示在大螢幕上,此時遊客即能透過聲控、觸控或其它 MR 或 VR 等人機互動操控設備,例如:Hololens, Wii Remote Controller,Oculus CyberTouch 或 HTC VIVE 來進行互動體驗與遊戲。
    - 個人 (客製化) 版的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平台,讓一般民眾不需程式撰寫、網頁製作能力甚至不需要任何專業的圖檔 (例如:Photoshop) 編輯能力與經驗,即能在短短的數分鐘內自行完成 e-Publishing (電子發佈) APP 的打包與無限量發佈;前述所提及的電子發佈包含電子書、報、雜誌、電子卡片(例如:邀請函、生日卡、賀卡、請柬、謝卡) 及電子型錄。電子發佈不僅能有效降低傳統紙張的耗費亦能兼顧節能減碳的環保目標。
    Demo 影片:https://youtu.be/H-hQhZMgpiY
  3. 即時互動虛實場景產生器 (MR Scenario Plug-In for Unity) (June,2016)
    整合 Unity 內建的聲光影視效及物理行為外並支援多款虛擬實境 (VR) 及體感操控設備,例如:Hololens,Oculus Rift + Touch,HTC VIVE 及Wii Remote Controller,以有效提昇人機即時互動的樂趣。
    此外,MR Scenario Plug-In 可讓使用者利用 360 度攝影機所拍攝的動態影片及 720 度環場影像 (Panorama) 快速產生「即時互動的虛擬實境場景」,也能依需求把 3D 人物 (例如:海底生物或場景) 加入前述場景中,而 Plug-In 內建的光影視效圖形化操作介面亦能即時調整水質清澈度與環境的明亮度以強化身歷其境的感受。

  4.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 (發明專利證號:I531914) (2014-2015)
    拜科技日新月異之賜,與工作及生活習習相關的科技產品,小從手機、平板電腦,大到汽車、捷運、高鐵,線上購物與宅配、導航與在地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 及全智能自動生產機制等均由多項技術整合而成,跨領域科技的時代早已來臨;相對的,傳統資訊的存取、客服模式與現有的行銷機制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所需,消費者需要的是:
    無所不在的服務 (U-Service, Ubiquitous Service),亦即超越時空限制、無論身在何處,任何時刻均可立即獲得所需要的服務;為了落實這樣的需求與目標,我們利用「混合實境」的技術開發了「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以 AR 服務平台 及 UAR APP 為技術核心」) 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MR Cloud 1.0」可依需求,整合客戶現有的軟體 (ex. ERP 或 PDM) 或數位內容資料庫、MIS (資訊管理系統) 甚至符合生產力 4.0 的自動化生產暨管控系統,藉以落實「無所不在的服務」及無所不在的學習 (U-Learning) 等目標。
    MR Cloud 1.0 是目前市場上功能最齊全且最具擴充性的 AR 技術暨雲端平台的完整解決方案,與歐美著名的 AR 服務平台 (ex. Qualcomm Vuforia) 相較,不僅毫不遜色,甚至優於現有的所有對手。
    Demo 影片:https://youtu.be/0QG81hAIYuo

  5. 2012 年 10 月承接「歐得葆」的 SIIR 軟體委外開發案,以 AR 技術開發完成市場上第一套具有自動校正與精密量測的 「線上虛擬設計中心 (支援 PC 網路版暨行動裝置版 (Android + iOS)」。 成果備受經濟部 (卓次長)、產官學研各界暨電子媒體的肯定。
    「線上虛擬設計中心」網路版 (含自動校正與精密量測): http://youtu.be/XNLVZQ9aMvI
              網路版_精密量測:https://youtu.be/d78Ks03giSg


  6. 2011 年 9 月:推出 「3D 即時互動式數位內容開發系統」 的完整解決方案 (Turn-Key Solution),系統包含有四種功能模組,分別為:
    1) 3D 立體互動式數位內容資料庫
    2) 3D 立體互動式數位內容開發模組
    ‐ 可進行客製化數位內容的開發來彌補上述數位內容資料庫的不足
    3) 智慧型聲控暨體感互動感應裝置
    ‐ 以手勢取代滑鼠進行非接觸式的體感互動
    ‐ 不需額外的體感設備只需 Webcam 及麥克風即可支援頭控與中英文聲控。
    ‐ 本模組支援 Intel RealSense camera 及 Leap Motion Controller,使用者只要連接前述設備後即可進行手勢控制 (Gesture Recognition)
    4) 3D 立體裸視螢幕或筆電

  7. 搭配 Microsoft Kinect Sensor 所開發出的 MouseEmulator (內含體感、音控 Multi-Touch、Game 模組) 可支援所有市售軟體, 例如:Microsoft Office、VR 開發工具 (如 Unity, ShiVa 3D, Vizard, Q3D, Virtools, EON Reality…etc.)、 CAD/CAM 軟體及所有網頁瀏覽器 (如 IE, Chrome, Firefox..etc.) 等大受市場歡迎因而被全球體感技術最富盛名的 Evoluce 邀請締結為策略合作伙伴。
    Demo 影片:https://youtu.be/axUDy3Bqnx8 (MouseEmulator)
            https://youtu.be/ZbH8soSxCjA (Multitouch)

  8. 2011 年 2 月:推出網路版 Markerless (Texture–Based) Tracking 的多功能電子卡片發佈系統,主要用途包括:電子名片、賀卡、型錄、電子書…等),有效提昇在 AR 應用市場的競爭力。

  9. 2010 年 1 月:推出全球第一套中文版的擴增實境編輯暨播放軟體 – MagicVision 有效解決對 AR 研究及應用有興趣的使用者長久以來深感困擾的問題,例如: 一) 功能完整的擴增實境發展軟體價格高昂 二) 使用者需熟諳數種程式語言 三) 應用成果的推廣須另支付額外的使用權利金 (Royalty and/or Distribution License)。

  10. 2009 年 9 月:自從微軟在 E3 2009 上示範 Project Natal 的產品概念後,混合實境 (MR,Mixed Reality) 的技術與應用發展逐漸取代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 而成為市場主流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兩者間的差異與分際日益模糊, 未來或將融合並產生新的定義與「代名詞」。因此、MR 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整合暨應用發展的推廣已是「點子科技」今後的重點工作。

  11. 2009 年 2 月:導入「前製預覽」視覺化技術,利用 3D 電腦動畫預先製作一些粗略版本的電影片段,這些片段通常包含了複雜的視覺特效, 使得影片的導演及製作人能在影片進入昂貴且耗時的後製工作前,事先預覽並評估影片的內容及效果是否符合既定目標。

  12. 2007 年 5 月:鑑於 AR (Augmented Reality, 擴增式虛擬實境) 應用技術日趨成熟, 為掌握市場先機及開創海外市場, 開始導入 AR 發展平台;初期以「電子書」 、「電子商務」及「產品行銷」的應用與發展為推廣主軸;為確保中、長期的市場競爭力與領導地位,刻正積極地與國內一流大學相關系所進行產學或建教合作, 期能開發並擁有自己的 AR 核心技術。

  13. 2006 年 10 月:在台灣地區開始啟動 「2006 動起來 ! 動畫角色及動作資料徵選活動」並開放「創意動畫論壇」, 提供愛好動畫人士專屬的「作品展示」與「技術交流」平台, 期能發掘並結合產、官、學、研各界所蘊藏的無限創意與動畫製作能量, 再融入 “地方文物特色” 後, 作為 “優質數位內容” 創作的基礎 , 使得「Quick Motion」動作資料庫不斷的充實與活化, 唯有如此、「Quick Motion」才具有國際競爭力。

  14. 2006 年 8 月:推廣「3D 互動式數位內容製作發展之即時預覽暨編修教育訓練學程」 並推出「2006 Quick Motion」--人體動作資料庫以改善動畫及遊戲品質並提高生產力 (Productivity) 進而提昇 “就業競爭力” 及 “市場競爭力” 。

  15. 2003 年獲得美國 Sense 8 公司的授權, 為其開發 WTK 專用的「特效函式庫」,功能包含:日、夜、晨、昏、晴、雨、霧、雷、雪等 “時間” 與 “氣候” 特效。

  16. 協助聯勤 401 廠結合 3D GIS 開發出 PC-Based 的飛行模擬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3D Real-Time Flying Simulator) (May, 2002)。

  17. 協助國軍開發第一套 6 自由度 (6 DOF) M16A2 步槍射擊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Jan.,1999)。

  18. 提出 Hybrid V.R.──虛擬實境應用技術的新主流 (April,1998)。

  19. 協助三軍總醫院開發 PC-Based 的脊椎椎莖釘放置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for Spine) 手術模擬系統 (Dec.,1997)。

  20. 經濟部提供科專經費,代為開發全世界第一套 PC-Based 配合 3D Model 重建技術的外科手術模擬訓練系統 (膽囊切除) (Dec.,1997)。

  21. 提供技術支援,協助國防管理學院及裝甲兵學校自行研發軍方第一部 “M60A3 戰車射擊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Sept.,1996) 。

  22. 協助經濟部以一百萬美金引進 Sense8 WTK Source Code,以加速 3D / V.R. 技術本土化縮短研發時效並提昇台灣自我的研發能力 (June, 1996)。

  23. 3D/VR 暨 3D 互動式數位內容: 開創 3D/VR 互動式網頁,網站設計之風氣 (1996 ~1997)。 客戶計有: 西華飯店、來來飯店、國賓飯店、希爾頓飯店、康華飯店、亞太飯店、天成飯店、 華夏飯店、晶華酒店、蘇富比拍賣中心、揚昇高爾夫球場、木柵動物園、社教館、 亞東技術學院、崑山科技大學、新竹縣市政府、嘉義縣市政府、澎湖縣市政府、馬祖縣市政府、大眾銀行……等超過 100 家。

  24. 成立台灣第一所民間 V.R. 實驗室 (1995)

二、重大績效 / 實績說明



1. 中華航空 -「A330 虛擬實境 360 度檢查訓練系統 (全智能教學訓練系統)」 (2019~2020)

本系統以空中巴士 A330 為例,運用混合實境 (MR,Mixed-Reality:http://www.pcexpert.com.tw/pdf/MR_definition.pdf) 的技術整合聲音、圖像、文字、影片 (包含去背影片、360° 影片、720°全景影像_Panorama)、3D 擬真模型與場景來研發「全智能教學訓練系統」; 內含「360 度機身檢查」、ATEC 6 虛擬 AR 模式訓練課程 (以下簡稱為:ATEC 6 AR 課程) 暨新人 PTR (Practical Training Records) 維修訓練課程 (以下簡稱為:PTR 課程); 系統透過擬真的情境來引導學員熟悉檢查步驟與操作,避免新手因不熟悉機器操作,所可能帶來的傷害,除了提升訓練安全、降低硬體設備損壞,有效降低訓練成本外,同時也克服了機件設備位於難以觀察部位時的訓練障礙;不僅能優化現有的實機訓練且能執行現場考試,考試結果可即時回饋並能快速連結到原廠的檢修手冊 (例如:AirnavX) 的特定章節或頁面,以供上課說明及學員瞭解比對藉以來導正學員正確的檢查步驟與操作,期能有效縮短訓練時程及提升整體訓練成效。

系統具可攜 (Portable)、功能擴充 (例如:聲控及手勢的即時辨識與動作追蹤) 及雲端整合能力,不僅容易安裝 (或穿戴)、設定、操作、拆裝與再組裝,也能在室內、室外或任何地方,不受時空與人數限制來提供訓練與測驗,亦可藉由 Virtual Machine 或現有的 MIS (資訊管理系統) 架構下建立客戶自有的「數位內容存取管理系統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以確保機密資料或訓練教材等相關重要資訊不會外流。 若搭配 MR Cloud 1.0 進行雲端整合與資訊服務,則教師或系統管理者可依需求隨時登入 MR Cloud 1.0 進行教材或檢測資料的新增、刪除、管理、更新及維護,未來、不但能依需求擴充現有功能以提供更複雜與嚴謹的維修訓練,亦能整合 IOT、Big Data、其他雲端平台 (ex.Google) 及 Airbus 現有的軟體 (ex. AirnavX 或 PDM 或 IETM)、數位內容資料庫、MIS (資訊管理系統) 等資源來落實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訓練與檢測 (U-Learning and Training,Ubiquitous Learning and Training) 目標。

全智能教學訓練系統的部分內容,請參看下列 Demo 影片:
https://youtu.be/hIbsectYdh8
ATEC 6 AR 課程 (AR Mode 檢修訓練):
https://youtu.be/koKrrTI-EsU

全智能教學訓練系統 主選單
360 度機身檢查
全智能教學訓練系統 主選單
360 度機身檢查
360 度機身檢查+ PTR 課程功能 選單
顯示 A330 擬真 3D 模型與檢查點所在位置
360 度機身檢查
“檢查點分佈圖”
案例說明
“檢查點分佈圖”
案例說明
PTR 課程
單手握轉萬用扳手
雙指捏放警告標籤
單手握轉萬用扳手
雙指捏放警告標籤
AR Mode (ATEC 6 AR 課程)訓練模組
AR Mode
AR Mode
以 3D 動畫的提示來引導“控制箱防護蓋”開啟的正確操作 (包括方法與步驟)
線上同步教學與訓練管理模組
Online
Online
透過全智能導引 (ex. 語音、動畫及使用者實際身高) 指引使用者進行空間定位及精確度校正
Online
Online
載入 "物件清單"
透過手勢操控來檢視機組件

2.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空間定位暨物件即時辨識追蹤) via Mobile Device–以行動裝置執行空間掃描、定位暨物件即時辨識追蹤 (July, 2019)

本系統以行動裝置直接進行物件與環境的 3D 即時掃描與辨識,掃描完成後,可在場景與環 境中載入並綁定多組數位內容。 此外、系統內建專案管理功能,可將已完成掃描辨識及定位 的場景儲存成專案;內建遮擋功能,能讓數位內容被場景中的真實物件遮擋。
Demo 影片:https://youtu.be/U7-zxkTwYrQ

SLAM via Mobile Device_空間定位暨物件即時辨識追蹤
SLAM_1-1
SLAM_1-2
以行動裝置進行空間即時掃描、定位,並將數位內容 (例如:聲音、圖像、文字、影片: 包含去背影片、360° 影片、720°全景影像_Panorama、3D 擬真模型與場景) 綁定在場景的定位點上以利後續的即時辨識追蹤、體驗與互動規劃

3.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空間定位暨物件即時辨識追蹤) via Mobile Device–以行動裝置執行空間掃描、定位、即時辨識追蹤暨量測 (June, 2019)

本系統以 iScan Air (可攜式即時 3D 掃描系統:http://youtu.be/A03H5ITn9cU) 搭配平板電腦執行室內空間即時掃描、定位,並將 3D 傢俱模型載入場景中;藉由精密量測功能,使用者能即時檢視傢俱擺放於實際環境時的情況
Demo 影片:https://youtu.be/BrJnxKrpl44

SLAM via Mobile Device
SLAM_2-1
SLAM_2-2
以iScanAir 進行室內空間即時掃描、定位,並並將 3D 傢俱模型載入場景中;藉由精密量測功能,使用者能即時檢視傢俱擺放於實際環境時的情況。

4. 星創眼鏡 - 全智能眼鏡試戴系統 (2018)

本系統 (程式) 藉由攝影機即時取得深度資訊 (Depth Map),並利用本公司的臉部追蹤、臉型識別等技術,實現眼鏡試戴功能;系統支援雲端後台整合, 可自行新增、修改、刪除數位內容 (例如:電子型錄、鏡框樣式、頁面連結、最新消息等)。詳細請參看下列 Demo 影片: https://youtu.be/D9PnycjLA48 )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混合實境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5.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數位互動裝置資訊服務案 (2018)

本案以結合「虛擬實境 (VR)」、「擴增實境 (AR)」、語言命令 (語言辨識)、感知 (或認知)、觸控、體感及全球定位等技術所整合出的「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為主要技術,藉以開啟時光隧道、再現歷史風華、掌握文創 (出土文物) 商機,期能喚起民眾對古蹟文物的重視與熱情進而達到寓教於樂之效。

本案共有 12 個展項,簡述如下:

1) U-service 雲端整合控制系統、Mobile Web、AR App 後台設置
「U-service 雲端整合控制系統 (混合實境雲端平台, MR Cloud 1.0,以 AR 服務平台及 UAR APP 為技術核心,發明專利證號:I531914,可完全滿足此項需求, 詳細的功能與特色請參看附件四、五」將統合本案所有數位展項,並提供館方可自行製作及發佈 Mobile Web 及 AR App 之管理介面; 系統管理者能依實際需求隨時上線進行管理、更新及維護 APP 中的數位內容,包含:圖片、影片、去背影片、 360 度影片、720 度環場影像 (Panorama) 、 網路連結 (URL) 及 3D 模型等並支援單一辨識標籤可同時顯示多組數位內容。MR Cloud 1.0 亦整合了館方的「數位內容存取管理系統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 詳細請參閱附件二,雲端建置架構圖」與 Mobile Web 後台管理架構及 Mobile Web 管理介面,讓管理者可自行新增/刪除/管理並發佈本案展廳所有感應式網頁至史前館官網, 使館外訪客也能瀏覽及參與本案的互動,以達到永續性使用的效益。

2) 遺址地景互動影片、遺址地景互動遊戲
透過實地拍攝大湖遺址的現況作為影片或遊戲的場景再運用混合實境 (MR) 的技術結合虛擬的史前文化 3D 人骨與相關物件來製作虛實整合與跨越時空的擬真動畫,讓影片更生動有趣。
本項需求共有 4 部動畫影片,分別為家族保衛篇、建築篇、農耕篇及製陶篇暨一套 Web Game:

保衛篇 Demo 影片
保衛篇 Demo 影片
保衛篇 Demo 影片:https://youtu.be/lSh7_NjW5Ug
建築篇 Demo 影片
建築篇 Demo 影片
建築篇 Demo 影片:https://youtu.be/utjByb4RdU4
農耕篇 Demo 影片
農耕篇 Demo 影片
農耕篇 Demo 影片:https://youtu.be/3VZWM7NrqWY
製陶篇 Demo 影片
製陶篇 Demo 影片
製陶篇 Demo 影片:https://youtu.be/5VgzNEYAe54
Web Game
Web Game
Web Game

3) 文物掃描建模與模型優化
本項需求以高解析度結構光 3D 掃描儀進行文物掃描建模,並針對掃描模型優化貼圖及文物虛擬復原以避免文物隨時間的流逝逐漸損毀。

3D 掃描實例
3D 掃描實例
3D 掃描實例,Demo 影片: https://youtu.be/2UnkTavQUBA
3D 掃描實例
3D 掃描實例
3D 掃描暨數位修復,Demo 影片:https://youtu.be/RVlpFNW76_8

4) 文物模型隨選互動系統
結合史前館現場的文物年代表,讓遊客可以透過平板觸控的方式選擇 3D 文物模型進行即時互動,提供年代、出土地點、代表文化做為選看條件,互動時畫面會顯示對應的圖示解說以協助遊客深入了解相關知識。本展項結合展廳中的文物年代表與台灣重要的考古遺址圖,提供有年代、出土地點、代表文化做為選看條件,讓訪客以平板觸控方式點選有興趣的 3D 文物來進行體驗與即時互動;同時,該文物挖掘的地點與遺址文化的資訊將會顯示在地圖上以提升訪客對古文物的認識與探索的樂趣而達寓教於樂之效。 (詳細請參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7afYsqhSRec)

5) 3D 人骨說故事、3D 人骨說故事 APP (行動裝置版)
本系統係結合史前館中實際的製陶造景與混合實境技術以四組史前人骨角色為觀眾講述發生在史前大湖文化烏山頭時期的自身故事,訪客可透過體感技術與擬人化的 3D 人骨角色進行即時互動,並搭配投影展示牆來顯示現場觀眾與 3D 人骨角色並存的混合實境效果。
觀眾在即時互動的體驗過程中,系統會錄下遊客操控與互動體驗的過程影片與照片,提供觀眾下載留念分享。詳細請參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Xep_Jms7VuQ)

3D 人骨

6) 史前時代互動遊戲、史前時代互動遊戲 Mobile Web 及 App
本系統係結合考古學與混合實境技術所開發的史前考古互動遊戲,由體驗者穿戴「MR 情境體驗暨顯示系統,MR Display」穿越時空,回到史前時代來親身體驗考古與製作陶器的過程,讓體驗者瞭解我們現在所見的文物在大湖文化烏山頭時期的人們是如何製作的?現今又是如何挖掘、探勘及記錄。 體驗時,由體驗者穿戴「MR Display」搭配史前館考古模擬的現場進行遊戲體驗。

史前時代互動遊戲
史前時代互動遊戲

7) 聲控互動塗鴉-兒童彩繪陶器作坊: 2D 轉 3D 互動特效、製作陶罐 APP
本系統係透過平板電腦進行塗鴉與互動,讓訪客利用史前時代製陶的原料繪製自己的陶罐。主系統提供 AR (現場體驗) 與 VR (館外體驗) 兩種模式。

AR 模式 (現場體驗):現場以 70 吋螢幕呈現聲控塗鴉互動系統主畫面並搭配三台平板電腦提供民眾進行陶器彩繪與加工的體驗。

VR 模式 (館外體驗):除了現場體驗外,民眾可以下載 APP 在館外進行彩繪與加工,彩繪與加工的操作方式與步驟和 AR 模式相同。

詳細請參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iwanBtTi8c

聲控互動塗鴉
聲控互動塗鴉

8) 史前文物的時空長廊、史前文物的時空長廊 mobile web 及 App
本展項提供 AR 及 VR 兩種體驗模式,透過行動裝置的 APP 讓訪客在史前文物的時空長廊中以混合實境技術觀賞自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共 12 件 3D 掃描的文物模型。 訪客可在手機或平板的螢幕上點選有興趣觀賞的文物以 6 自由度的全方位模式檢視文物外觀及表面紋理。詳細請參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A_lLUzZFUDY )

史前文物的時空長廊
史前文物的時空長廊

9)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南島民族擴散 Mobile Web 及 App 簡易版小遊戲
本系統結合史前館海洋廳藉由左右兩處互動投影來同步呈現南島民族擴散的 3 段故事讓訪客體驗史前南島語族先民駕船航行的過程;其中,左側投影的畫面係呈現由訪客所選擇要觀賞的故事,另一側 (右側) 投影的畫面則同步顯示訪客在體驗過程中其所搭乘的小船在太平洋上的移動軌跡。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 樹皮布篇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 冒險篇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 貿易篇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南島文化互動地圖

本展項另配置有 3D 立體裸視平台,以 3D 立體互動地圖呈現南島民族擴散的 3 種學說路線及所經島嶼的文物與特色等資訊,以提供訪客兩種不同的體驗模式;訪客能以手勢或語音命令選取體驗路線來觀賞對應的 3D 立體動畫。

3D立體裸視平台
   
3D立體裸視平台
3D立體裸視平台
   
3D立體裸視平台

10) 原住民音樂展演系統 (原創人:馬修連恩,Matthew Lien)
本展項為 360 度的多聲道聲音藝術裝置,利用 16 支特別設計的揚聲器排列成一個大環。圍成圓圈歌詠,是臺灣布農族傳統的歌唱隊形, 而這項裝置所播放的內容,正是布農族的「八部合音」。訪客可以站在圓的下方,感受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從揚聲器中傳出,想像自已就站在布農族人合唱的現場。

原住民音樂展演系統
   
原住民音樂展演系統
原住民音樂展演系統
   
原住民音樂展演系統

11) 都蘭石棺石壁 AR 互動、Mobile Web 都蘭石棺石壁互動遊戲
本系統提供 AR (現場互動體驗) 及 VR (非現場體驗) 體驗模式,以現場展示的石棺、石壁作為辨識標的,利用混合實境特有的 UAR (Ubiquitous AR,無所不在的 AR) 技術以行動裝置對實際場景作辨識來開啟都蘭山上的全景影像 (Panorama) 與 3D 石棺石壁模型,提供訪客身歷其境的體驗與觀賞都蘭石棺與石壁等遺址。 詳細請參看影片連結:https://youtu.be/09-2FB5w1ws

都蘭石棺石壁
   
都蘭石棺石壁

12) 數位互動展項之中英文腳本
邀請考古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撰寫及審核各數位互動展項的中英文腳本,並驗證所有呈現的數位內容與史實無誤。

6. 桃園農業博覽會 - 「全智能互動體驗區」的規畫、開發 及建置 (2017)
(詳細請至右側網址參看現場活動影片:https://youtu.be/G-UgOFOoZGc)
「全智能互動體驗區」主要有以下三大主題:

1) 意象牆:呈現混合實境 (MR) 塗鴉互動體驗系統與「小小達人尋水趣」兩大主題之意涵與特色,意象看板的建置,除了突顯體驗區的特色並作為 UAR (Ubiquitous AR,意指無所不在的擴增實境) 辨識體驗暨遊客拍照區。

桃園農業博覽會
辨識體驗暨遊客拍照區

2) 稻米達人挑戰賽:該主題為「混合實境 (MR) 塗鴉互動體驗系統 (以下簡稱為 MGS)」的應用實例。
詳細請至下列網址參看現場活動影片:https://youtu.be/Twqt9ADM8X8

利用「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與聲控技術並結合農業生態、生活及生產的變遷與發展暨科學新知所開發之「混合實境 (MR) 塗鴉互動體驗系統,以下簡稱為 MGS (MR Graffiti System)」不僅能讓小朋友與遊客自行塗鴉且能將手繪的 2D 圖卡轉換成 3D 立體成像,亦能使用聲控與觸控 APP 即時操控自己手繪的擬人化 3D 造型農具體驗一回身歷其境的稻米栽種歷程;讓農業知識透過人機即時的互動學習與遊戲包裝,達到寓教於樂之效。 MGS 除了提供令人驚艷的視覺享受外,互動體驗的設計著重在知識傳遞及啟發小朋友與遊客對農業生態、生活及生產的變遷及探索農業未來發展產生興趣。

稻米達人挑戰賽
   
稻米達人挑戰賽
塗鴉區
   
合照時間 (體驗區)
稻米達人挑戰賽
遊戲操控與體驗

3) 小小達人尋水趣 APP (AR 近端辨識體驗區)
‐ 依循 "小小達人尋水趣" 形象牆的參觀動線,沿途辨識形象牆內標示有 Scan Me (小小達人尋水趣) 提示圖案的海報圖片,就能開啟農業「生態、生活、生產」相關的解說影片以瞭解水的來源。

‐ 開啟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攝影機掃描「米寶」 -- 吉祥物兼代言人,就能開啟 LBS ( Location-Base Service ,在地服務) 的 3D 定位與 TTS (Text to Speech,語音播放) 的導航功能。

小小達人尋水趣
小小達人尋水趣
小小達人尋水趣
小小達人尋水趣 小小達人尋水趣
吉祥物兼代言人 -- 「米寶」
3D 列印應用實例

7.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 飛向宇宙-太空旅行特展 (2016)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
2016 飛向宇宙-太空旅行特展揭幕剪綵 (照片左起:跨領域科技邱茗楷董事長、LG 台灣區總監、點子科技蘇益良總經理、北市教育局湯志民局長、天文教育館陳岸立館長)
活動現場照片

8. 在「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中心」既有的基礎上,拓展「三維資料最佳化」認證中心的設置並開辦「基礎」與「進階」兩種認證暨認證課程藉以推廣「三維資料最佳化暨列印」的國際認證,期能達成「亞太三維資料最佳化暨列印」認證中心」的目標。 (2015~2016)

9. 國立故宮博物院時空之眼 – Open 乾隆皇帝的百寶箱 (2013)

AR 導覽、尋寶暨闖關遊戲。蒐集鑲刻有時、空、之、眼的四塊小玉珮並組合為唯一可開啟時空之眼百寶箱之鑰。

1) 通關辦法:通過「時空之眼」四項主題遊戲之考驗以取得可開啟時空之眼百寶箱之鑰。

2) 闖關成功與獎勵:遊戲啟動後系統會自動計算解謎暨闖關的時間並給予闖關成功者對應的遊戲卡以資鼓勵。

時空之眼 時空之眼
時空之眼
時空之眼

10. 高雄南區分局電影城市行銷 - 痞子英雄 (2012)

‐ 活動主軸:電影城市行銷

‐ 展覽概念說明:

1) 1F 與 2F 展館的主軸分別為活動與展覽。

2) 1F 活動區,設計共 4 關卡 + 3D 電影,前者以多媒體、AR、投影等互動遊戲讓遊客進館內體驗電影情節並深入瞭解導演所要呈現給觀眾電影義涵, 後者則利用 2D 轉 3D 的技術,創造 5 分鐘長的 3D 電影體驗。

3) 2F 以電影道具與場景展覽為主軸。此場域空間承襲電視劇的視覺意象,並依據電影版的劇情所需作微幅變化。

痞子英雄 痞子英雄
痞子英雄 痞子英雄 痞子英雄

11. 2010 年 11 月:受邀前往越南 (Nov. 08~14) 協助越南「教育訓練部」的資訊工藝局建構數位學習平台(網址:
http://www.pcexpert.com.tw/VN2011_for%20Demo/VN_Demo_2.html ),開啟越南線上學習之風氣、有效促進教育人員創作優質且具在地文化特色之數位內容。
本平台係利用 Image-Based VR 的技術 (工具) 並融入部份 Mixed Reality (包含 VR 與 AR) 的概念,針對胡志明市著名的地標、景點暨古蹟文物等標的作全景 (Panorama Imagery) 拍攝。除了能在手機 (Andriod 或 iPhone & iPad) 上執行與播放,亦支援雲、雨、煙火及光源變化等即時視效。數位學習平台不僅能能整合所有 2D (文字、圖表、照片及影片) 與 3D 的數位內容,亦能連結 Google Map (或 Google Earth) 即時資訊及 VR 軟體,例如:Unity、Vizard、Quest3D、Shiva3D、EON Reality & Virtools 等做即時的互動與應用;除此之外、系統也能跟 AR 軟體及動作感應裝置 (例如 Kinect 或 Xtion Pro) 作整合。

12. 2011 年配合「數位內容學院-共用設施服務中心」的政策推廣 (經濟部委託計畫),藉由產、學、研三方合作, 讓現有資源 (設備或技術) 做最佳整合,並結合有志一同的學校與業界先進們於 2011 設立「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中心」並委由點子科技負責中心的統整規劃、 經營管理 (包含加盟管理)、教育訓練、技術支援及「3D 掃描 (速模) 暨輸出服務」的行銷推廣。(詳細介紹與網址: http://www.pcexpert.com.tw/3dspc_center/3dspc_center.htm ) 中心設立的宗旨與目標在於提昇數位內容、數位典藏、娛樂與文創產業暨相關加值服務的市場競爭力並以 3D 掃描 (速模) 搭配 「三維資料最佳化」 技術暨 3D 輸出 (含 3D Printing) 有效縮短創作暨開發時程,激發原創發想、擴大市場需求;整合大學院校現有之設備與學術資源、培訓更多專技人才為發展目標;期能服務與協助更多個人、小型工作室、微型暨中、小企業,促進全台創作潛能進而提昇國家競爭力。

13. 國際童玩藝術節 (2010)
  1) 戶外小泰山體能設施-阿湯哥勇闖龜山島
  2) 童玩長廊
    ‐ 宜蘭寶地彈珠檯
    ‐ 花露露的好朋友們積木
    ‐ 花露露的紙娃娃房間
    ‐ 宜蘭名產套圈圈
  3) 數位傳統童玩館
    ‐ 竹蜻蜓遨遊大蘭陽
    ‐ 羅東夜市射氣球

國際童玩藝術節 國際童玩藝術節 國際童玩藝術節

14. 協助聯勤 401 廠結合 3D GIS 開發出 PC-Based 的飛行模擬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3D Real-Time Flying Simulator) (May, 2002)

15. 協助國軍開發第一套 6 自由度 (6 DOF) M16A2 步槍射擊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Jan.,1999)。

16. 協助三軍總醫院開發 PC-Based 的脊椎椎莖釘放置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for Spine) 手術模擬系統 (Dec.,1998)。

17. 中科院雷達偵測模擬 (飛機飛行路徑的鎖控)。

18. 經濟部提供科專經費,代為開發全世界第一套 PC-Based 配合 3D Model 重建技術的外科手術模擬訓練系統 (膽囊切除) (Dec.,1997)。

19. 提供技術支援,協助國防管理學院及裝甲兵學校自行研發軍方第一部 “M60A3 戰車射擊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Sept.,1996)。

20. 協助經濟部以一百萬美金引進 Sense8 WTK Source Code,以加速 3D / V.R. 技術本土化縮短研發時效並提昇台灣自我的研發能力 (June, 1996)。

21. 總經理蘇益良獲頒 1996 年台灣傑出企業領導人金鋒獎暨台灣經濟發展研究院榮譽院士。

22. 3D/VR/AR 暨 3D 互動式數位內容 (1996 ~1997):
1) 開創 3D/VR 互動式網頁,網站設計之風氣。
客戶計有:
西華飯店、來來飯店、國賓飯店、希爾頓飯店、康華飯店、亞太飯店、天成飯店、華夏飯店、晶華酒店、蘇富比拍賣中心、揚昇高爾夫球場、木柵動物園、社教館、亞東技術學院、崑山科技大學、新竹縣市政府、嘉義縣市政府、澎湖縣市政府、馬祖縣市政府、大眾銀行……等超過 100 家。
2) 1996 資訊月國防館展場導覽系統

 

產品詳細介紹

BACK

HOME